法隆寺的美來自於時光的穿透,它是世界上存世最古老的木製建築,完整保留中國隋唐時期的建築樣式

b6.jpg

b2.jpg b4.jpg 

b7.jpg b10.jpg

 c2.jpg 

     在1993 年以「法隆寺地域的佛教建築物」之名義,列入日本最早的世界文化遺產之一(其他是姬路城、屋久島和白神山地)。

b9.jpg

d1.jpg d2.jpg

d5.jpg

c10.jpg

c8.jpg d6.jpg     

c9.jpg

    法隆寺又稱斑鳩寺,位於日本奈良縣生駒郡斑鳩町,建於公元607 年,由聖德太子所建。

d8.jpg 

d11.jpg d10.jpg

    彼時正值飛鳥時代,之後經歷奈良時代、平安時代、平安時代、幕府年代、鐮倉幕府、南北朝時代迄今已有一千四百於年,所以法隆寺的建築物群,就是見證飛鳥時代以降的日本史。

e3.jpg

e12.jpg e6.jpg

e4.jpg e5.jpg

    一步一步漫步於法隆寺的步道,走過寺內的東西兩院,一幕一幕的景致就像是一本厚重的日本斷代史。

e7.jpg

e8.jpg

f10.jpg

    西院保存了金堂、五重塔,東院建有夢殿等,西院伽藍是世界上最古的木構建築群。

g10.jpg

g9.jpg h3.jpg

h9.jpg

h13.jpg

h16.jpg

h4.jpg

h10.jpg 

ag2.jpg  

 

阿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日本的天滿宮神社多如牛毛,排名前三大的是: 京都北野天滿宮、九州太宰府天滿宮與大阪府天滿宮。

m1.jpg

m7.jpg m19.jpg

m8.jpg m10.jpg

m6.jpg m12.jpg

m11.jpg m14.jpg

m13.jpg  

    京都北野天滿宮神社是整個日本的總社,社內的牛雕塑也多,來這裡參拜者,大多數是學子及將屆應試的考生,祭祀日本學問之神菅原道真,如我國孔子的地位。

m4.jpg m5.jpg

    一月二十五日我與池上さん一同至京都北野天滿宮,每月二十五日的「天神」緣日都會有市集,也就是廟會。

m2.jpg m3.jpg 

    來到此地已經午後三時許,今天的市集與人潮並不多,整個廟會市集最多是吃的,還有不少是跳蚤商品,古董文房最少,原本要看一些鐵壺,但沒有看上眼的。

m15.jpg

m16.jpg

m17.jpg

m22.jpg m21.jpg

    下午四點整,約莫申時初,神社有一祭祀儀式,天滿宮禮官共八人,皆著古衣冠束帶,頭戴高冠,執笏

t8.jpg

t1.jpg

t2.jpg  

    年輕者上衣下著皆白衫,稍長者白衫紫服,最長者白衫有紋樣烏服,主祭官執笏,於神前祭祀,動作端然,儀式莊嚴。

t3.jpg

t7.jpg

t6.jpg

t5.jpg

阿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高野山是一處秘境,也是日本的「佛教聖地」,除了神秘的奧之院,亦有其他佛教寺院,有無以數計的伽藍在此修行。

p4.jpg  

p1.jpg p16.jpg

p12.jpg o9.jpg  

     「伽藍」一詞是來自於梵語的“samghārama (सँघाराम)”,也音譯作「僧伽藍摩」或「僧伽藍」。「僧伽」指僧團;「藍摩」其義為「園」,原意是指僧眾共住的園林,在台灣稱為道場,也就是寺院。

o1.jpg o3.jpg 

o7.jpg o4.jpg 

o6.jpg o5.jpg 

   高野山因弘法大師(空海)而聞名於世,他開創了高野山「真言宗」,最初的創建位置就是根本道場。

op3.jpg  

op12.jpg op10.jpg

op19.jpg op13.jpg 

op14.jpg

op15.jpg op6.jpg  

    在三十一歲時因桓武天皇的認可,弘法大師(空海)遠渡彼時的唐朝首都長安城學習佛法,經二年的修行之後返回日本,將習得的佛法傳承於後人

op11.jpg

 x22.jpg 

op9.jpg 

    弘法大師(空海)因選擇高野山為真言密教道場傳法,現在已將高野山(こうやさん)列入世界遺產,稱之為「紀伊山地的靈場與參詣道」。

op17.jpg

op18.jpg

op7.jpg op8.jpg

    走過弘法大師開創高野山當時最原先建造的根本道場及周圍金堂、御影堂等古代建築,悠遊其間感受其文明與歷史,此時的心境如行者一般

p7.jpg

x23.jpg 

p10.jpg p11.jpg

po3.jpg po1.jpg

po2.jpg

s37.jpg

qqq.jpg 

 

 

阿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1.jpg

▲第七屆車展的專門報導

    上午九點到日本歐基桑赤松さん的店,等候長野さん,一同驅車至大阪南港看車展,我對車不感興趣,僅是湊熱鬧罷了,以下是場拍攝的照片。 

a.3.jpg

a.2.jpg

a.4.jpg

a.7.jpg a.6.jpg

a.5.jpg a.85.jpg

a.10.1.jpg a.91.jpg

a.10.jpg

    赤松さん有特別的身份,我們比一般民眾提前進入展覽場,所以沒有很擁擠的人潮,我可以很清楚的拍攝每一個展示車,還有工作人員正在任務提示的情形。

a.8.jpg  

a.9.jpg

▲上圖是昭和時代的古老巴士

b.2.jpg

b.1.jpg b.4.jpg

b.3.jpg 

ab.7.jpg 

b.5.jpg  

b.61.jpg b.6.jpg

▲TOYOTA的新款充電車

b14.jpg b.8.jpg

▲上面兩張圖左邊是太陽能車右邊是賽車

b.11.jpg b.10.jpg

b.12.jpg b15.jpg  

b12.jpg  

b16.jpg 

▲上圖是休旅車高級的內裝

ab.3.jpg      

ab.1.jpg

ab.2.jpg

龜毛的引擎內裝

▼赤松さん正在聽婉約的女子解說

l.2.jpg

c3.jpg c4.jpg 

▲招攬旅遊的攤位

d1.jpg 

     展覽館外主辦單位安排高級名車場外秀,都是高檔跑車,由車主駕駛,主辦單位一一介紹跑車相關資訊,然後尋序出場

d3.jpg

d4.jpg

    赤松さん的車因趕著離開展覽,不得不跟著這些名車一一出場,當然我們的車最遜,沒有人要拍我們的車,我只好自己向外拍。

d6.jpg

d7.jpg

▼以下是展覽向及遠眺的景色

c2.jpg

c1.jpg

 

阿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高野山是一處風水寶地,如同北邙山的地位,所謂的:「上有蘇杭,下有北邙」

x7.jpg

s27.jpg

s26.jpg

    高野山最引人入勝之地是秘密的奧之院,進入奧之院的範圍不可以拍照,如此更增添許多神秘感。

s28.jpg  

x12.jpg  

x10.jpg  

x6.jpg  

x5.jpg       

a1.jpg  

    一連下了兩天的雨水,我想高野山應該有雪景,於是今天清晨六時一刻鐘,即前往就近的荻之茶屋車站搭電車前往高野山。

s1.jpg

s2.jpg  

a2.jpg  

    雖然一路的轉車,但時間皆銜接得無差池,很順利進入奧之院內御廟的拜堂,已經是上午九時過五分,恰好遇上伽藍執佛事頌經,我亦隨緣頌讚,好不莊嚴,十時許課誦畢步出拜堂,信步閒逛。

s3.jpg

s11.jpg

s12.jpg 

s39.jpg     

    前往一の橋途中,這裡有數以萬計的墳塚,日本歷史上許多赫赫有名的人物,例如:織田信長、武田信玄、豐臣家家墓、明智光秀等戰國時代的歷史人物之墓均在此處,且相朢不遠,日本國內諸大名以及藩主之家墓也多在此。

s13.jpg

    一朝風月,萬古長空

    我步行經過每一墳塚,皆心生敬意,想著當年他們彼此間,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拼命廝殺,以致生時老死不相往來只是沒想到死後竟共此長眠這些都是過往的事了,不多想了沿途拍了些我喜歡的照片。

s14.jpg

x2.jpg

x1.jpg

x3.jpg

x4.jpg

s8.jpg  

s9.jpg  

阿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今年暮夏赤松さん、長野さん及池上さん與我等人,一同至大阪南港野鳥園,園區位於大阪灣的咲洲,這個區域面積將近二十公頃,是填海築地的人工海灘。

az3.jpg

az1.jpg az2.jpg

az4.jpg az9.jpg

    這裡原是候鳥的中轉站,北極圈西伯利亞與阿拉斯加的禽鳥,每逢冬季即往南方遷徙,經過此地後再往東南飛。

az5.jpg az6.jpg

    1983年大阪市因應當地居民的請求,開設了南港野鳥園,大阪自然環境保護協會亦於此開辦自然教室。

az21.jpg az10.jpg 

    自然教室有一處告示板,張貼來此參訪的兒童畫作,有許多天真活潑的作品,畫作並沒有大人成熟的繪畫技巧,但由於發自孩子內心的直接想法,反到能看到他們的純真。

az11.jpg az12.jpg 

az16.jpg az18.jpg

az17.jpg az19.jpg

    孩子們似乎有另一種完全不同世界,這些畫作無拘無束,完全的自由塗鴉,依内心的想法直接表達出來,他們的畫有形象、有色彩、有想法,雖然充滿著羞澀、纖細,但孩子們的天真可直接地抓住其特徵,不是拿著畫筆毫無章法的亂塗。

az13.jpg az14.jpg

az20.jpg az22.jpg

    看著這些小朋友的畫作,想到畢卡索在晚年的作品,也有如兒童畫般的風格,真如老子所謂的「反璞歸真」。

az23.jpg  

阿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梵谷與莫內對東方的日本美術興味濃厚,他們皆有以「日本橋」為題材的畫作,印象派的聖地吉維尼花園裡還特別搭了一座日本橋。

a667.jpg 

莫內「日本橋」圖片摘自網路

   家鄉屏東市中山公園也有一座日本橋,建於民國四年(西元一九一五年),彼時為日據時代(大正四年)。

a02~1.JPG

版畫「日本橋」圖片摘自網路

    小時候偶爾會與家人去中山公園遊玩嬉戲,記得國小六年級時,參加國泰人壽公司舉辦的寫生繪畫比賽,當時擷取的畫面正是以日本橋為主題的對景寫生,印象中並不是畫得很好,我的素描過於繁雜,經過我哥哥的潤飾才好些,後來還得了入選,現在回想起來,真是慚愧。

a10.1.jpg

奈良.東大寺「日本橋」

    來到日本之後發現日本橋有趣的地方,橋柱柱頭裝飾與唐朝古筆的筆帽頭飾,是同一樣式,亦即日本常說的「唐樣」,我所標註的主題「大唐遺風‧簡述正倉院珍藏之古筆」,是因有感而作,已於今年十月二十及廿七日刊在人間福報。

以下是全文:

a9.1.jpg

京都.天橋立「日本橋」柱頭裝飾

 

大唐遺風‧簡述正倉院珍藏之古筆

    日本奈良正倉院珍藏許多唐朝珍貴的寶物,其中有十七管的唐製毛筆,於天平時代(724—748)傳入日本。

    正倉院將每枝筆都編號列管,號碼從一號編至十七號,其中一枝「天平筆」未編號,是所有古筆中最大的一枝筆,大小近乎於一個人的手臂,僅用於奈良東大寺的大佛開光點眼。

    平安時代因源平之爭而掀起戰事,治承四年(1180)之兵燹導致東大寺大佛殿幾近全毀,經住持重源上人修復後,於文至元年(1185)完成改建,彼時因大佛殿之大佛重新開光點眼而啟用「天平筆」,筆管刻有「文至元年八月二十八日開眼 法皇用之 天平筆」銘文記述(如附圖一)。

a1.1.jpg  

(圖一)

    觀正倉院所藏之唐代毛筆,如見盛唐之風,大氣淋漓而不裝模作樣;這幾枝筆不止於實用,亦悅目可賞,另有一種素樸的大氣。正倉院所藏之唐朝十七支毛筆,有大楷、中楷及小楷,皆為質樸素雅的斑竹筆管(亦稱湘妃竹),富麗者筆管兩端鑲著雕金紋飾,顯得極為貴氣,最精緻者編為第一號筆(如附圖二)。

a2,1.jpg  

(圖二)

    然而,毛筆的保存極為不易,重要的是毛料能完整留下。由於傳統的製筆方式,毫毛的固定以動物膠為主要黏合劑,膠易腐壞故不利保存,也因此古筆的存世極為稀少。即使日本對於文物保存極為重視,但正倉院所藏之唐筆大多數仍不敵蟲害,而使毫毛脫落,如附圖二所示之一號筆的毫毛已脫落,僅存筆芯。

    正倉院所珍藏唐朝毛筆的筆頭甚短,與現代毛筆樣式有明顯差異,這筆有筆芯,所以即便毫毛損壞脫落,狀態仍還是完整的筆樣,它有個特殊的稱呼,名曰:「雀頭筆」。

    雀頭筆的製作程序繁複,採取卷芯法,即麻紙的筆芯佔筆頭五分之三,在中心的「芯毛」覆上卷紙,其次加毛,再次加紙,次又加毛,如此包裹約莫三段,雀頭筆關鍵技術是紙卷遇水不漲。正倉院所藏之唐筆一半以上的毫毛已脫落,僅存者無幾,尚保持原貌者第八號筆(如附圖三),是完整的雀頭筆。

a3,2.jpg  

(圖三)

    白居易於新樂府詩〈紫毫筆〉中言:「紫毫筆,尖如錐兮利如刀;江南石上有老兔,吃竹飲泉生紫毫,宣城工人采為筆,千萬毛中擇一毫。」唐代的毛筆以兔毫為最高級,尤其宣城製筆甚有名,因選料審慎,製作品質高超,而受到官府和皇室的高度重視,是每年都要進貢的「貢品」。目前,正倉院所藏之唐筆明確標示兔毫者,僅存者一管,編為五號筆(如附圖四)。

a5.1.jpg  

(圖四)

    唐代經濟發達文化繁榮,各種因素使工藝美術也隨之興盛,在藝術、技術、造型以及生產上,皆遠超過前朝。毛筆的造型亦豐富且多樣,由筆帽的形式可略窺一二,筆帽如闔上的雨傘,材質有紫檀、黃陽木及以斑竹等,筆帽尖有牙雕紋飾者狀似寶塔,其典雅富麗的形式,也一直維持到現代,

a6.1.jpg a7.1.jpg  

筆帽裝飾                          局部放大

    常見日本庭園中的木製橋其欄柱造型,欄柱頂端寶塔樣皆是唐式,有大唐遺風。

a8.1.jpg  

大阪.「日本橋」柱頭裝飾

 

阿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來到京都知恩院是意料之外的事。

aw3.jpg  

    十一月二十一日所長林谷芳教授,帶著佛光藝術學研究所第十屆的同學來到大阪,仁明兄亦一同前來

aw6.jpg

aw5.jpg aw4.jpg 

aw8.jpg aw7.jpg

aw9.jpg aw11.jpg

    是晚與所長及隨行者一起晚宴,之後在心齋橋周邊隨意走走,未幾所長一行人等前往中之島至預定飯店下榻,我則返回學生寮。

aw10.jpg

    十一月二十二日上午仁明致電,他有重要的東西遺落在大阪麗嘉皇家飯店,請我代為領取,上完日本語的課之後即趕往飯店

aw14.jpg aw13.jpg

aw12.jpg aw18.jpg

aw17.jpg

    仁明忘了的物品取得後,隨後前往京都,抵京都時所長等正在龍安寺參觀,旅行社地陪請我先至知恩院,屆時再會面。

aw20.jpg aw19.jpg

    就這樣來到日本淨土宗的總本山知恩院,近期適逢楓葉轉紅,日本京都許多寺廟古蹟都開放夜間賞楓

aw15.jpg

aw16.jpg

    知恩院亦有開放夜景賞楓,入夜之後於是進入寺院觀賞,也拍了一些相片留念。 

aw21.jpg aw22.jpg

    古人亦有夜間遊憩雅事,〈古詩十九首〉有:「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懮。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游!」 

aw26.jpg aw24.jpg

aw25.jpg aw27.jpg

aw31.jpg aw23.jpg

    昔時秉燭夜游,今日不雖用秉燭,但生在文明,對於人生飄浮無常?人生如夢幻一般?

aw30.jpg 

aw28.jpg

    人庸碌一生,人活著是為名?還是為利? 能有多少歡樂的日子呢?這問題似乎是古今皆然。

aw34.jpg  

 

阿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唐朝詩人王维〈山居秋暝〉:「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此句寫的是秋夜的景象,若推想是秋日的白晝,可用以描述桂離宮的現況,亦有同工之妙。

h65.jpg  

    桂離宮的景致不僅書房及茶室建築可觀,園中芳草亦鮮美可賞,佳木秀而繁陰,一花一草、一石一木都有其生命姿態,這些精彩處除了源於它自身,亦有人工的賦予。

ah75.jpg

    桂離宮人工的「飛石」最具代表,園林特殊造形元素有:飛石﹑敷石﹑竹桓及各式橋樑,其中大量運用敷石和延段,角飛石和自然石等加工的石材,組成各種不同樣式的步道,青石池邊踏葉行,使庭園增添許多雅趣。

ah85.jpg 

▲(上) 飛石

ah34.jpg h54.jpg

h77.jpg h78.jpg 

h74.jpg h64.jpg

h79.jpg h80.jpg

ah74.jpg

▲(上) 敷石

ah79.jpg ah77.jpg

h81.jpg h83.jpg  

ah78.jpg

▲(上) 竹桓

aq1.jpg

aq2.jpg

aq3.jpg

aq4.jpg

aq5.jpg

aq6.jpg 

▲(上) 各式小橋

h63.jpg  

【註】

飛石:一片一片的石塊,參差成一條步道。

角飛石:裁切成四角形的石塊,有正方與長方形。

敷石:不規則或是規則的石塊,所舖設的長條步道。

h72.jpg

▲(上) 雨水集水管

▼(下) 雨水導管

h71.jpg

我對於好的景致,內心是敬重,也是真心歡喜,桂離宮的空間美是絕俗的。

h84.jpg  

111111.jpg  

 

阿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桂離宮的主體建築即是書院,三座連為一體的宮殿式建築「書院群」,古書院、中書院和新御殿如雁行排列。

ah76.jpg

ah61.jpg  ah67.jpg

    智仁親王時期建造的古書院,是桂離宮最古的建築,簡素無飾非常樸實。反之,智志親王時增建的新書院採用了綜合式結構;具有兩者要素的中書院,其創建年代末有結論,應是古書院以後所增建的。

ah58.jpg

    這三座年代各異的建築物集結在一起,構成現代美學所流行「非對稱的美」,而成為其特色。

ah57.jpg

    散落於水池畔的松琴亭、笑意軒、月波樓的各式茶亭,可賞花觀月,頗富文人意趣。

ah21.jpg

ah27.jpg ah53.jpg

ah22.jpg ah52.jpg

ah83.11111111.jpg h34.1111111111.jpg  

ah73.jpg

ah44.jpg ah36.jpg 

ah40.jpg ah39.jpg

ah70.jpg

    庭園的氤氳水色,亦是這樣的金風晴妍,那墨色疏落的蒼松,正好可以挹取秋日的寂靜。

ah82.jpg  

阿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