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書法 (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昨日(9/9)是「青山杉雨の眼と書」特別展的最終日,結束了為期兩個月餘的展出。此次特別展,標舉「日中国交正常化四十周年」暨「東京国立博物館百四十周年」生誕百年記念。

a101     

    開展前兩日(7/16)高木教授贈我兩張票,我說要回台灣沒辦法參觀,他問我何時返回,我答8月16 日以後,他又說恰好可以看兩場(中間有換展)。但我返回東京時已經是8月30 日了,所以只能看一場。

b02  a106    

    96日上午約十一時與小楊、雄暉、明瑞等一行六人,前往上野東京国立博物館參觀「青山杉雨の眼と書」展,還真是不虛此行。

a105  

    由於日本對西歐文明吸收的較早,加上社會整體環境的極鉅變遷。比如大型展覽館的建設,像是今天的東京国立博物館,建館就已有一百四十年的歷史了。在這樣的條件下,因而孕育了「近代書道」的誕生,現在正影響著漢字文化圈。

    漢字創作迄今有兩派鮮明的分野,一派擁護古典,一派追求前衛。

b06 

b09 b08

    在古典的框架下,又可分為「古典主義」及「新古典主義」,如果說忠實地追求,或傳承古典作品,這樣的派系名為古典派(或稱古典主義),那麼「新古典派」是什麼呢?新古典派就是除了向古典忠實追隨之外,並再加上作者主觀投影而表現出來的現代作品。

b01  

↑翻拍自《墨雜誌》

    新古典派有許多可圈可點的近代書道作品,例如:上田桑鳩《開窗青山近》、金子鷗亭《丘壑寄懐抱》、村上三島《杜甫詩》、松井如流《杜少陵詩》、西川寧《倉琅先生詩》、手島右卿《背山臨濤》、津金隺仙《述志》及青山杉雨《萬方鮮》。其中,青山杉雨的《萬方鮮》作品發表後,皆成為書壇討論的話題,此作具有幻化的美妙線條,極具造型美感的表現。

b07  

    青山杉雨 (1912-1993年)出身于名古屋市郊的鐵道官吏之家,後隨父遷居東京。初受族親名古屋書家大池晴嵐影響,並受書法林錦洞指教,初露鋒芒。後入西川甯先生門,三十歲的青山杉雨,從此徹底改變了對書法的觀念,以「一作一面貌」的創作理念,不斷地蛻變,逐漸成為戰後日本書法界的領導人。

a102

    此次主辦單位以「青山杉雨の眼と書」展,為本次特展主軸。「青山杉雨の書」就是青山杉雨的書法作品,而「青山杉雨の眼」有何用意?

a107

a108

    原來是指透過他的眼界。本次有許多元代之後至清代的書跡及繪畫一同展出,有的是青山杉雨的收藏,有的是他經眼作品,透過其眼的好作品,現在全部留在日本,此展是徵集所有收藏者,將作品於本展陳列一併展出。策展人手法高明,不得不佩服。

a109111  

b05  

↑展出的中國書跡‧中國繪畫作品一覽表,分為前期與後期分別展示。

 

以下是「青山杉雨の眼と書」展,官方網站:  

http://www.tnm.jp/modules/r_free_page/index.php?id=1472

 

 

a1111  

阿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2012614 上午與懿乾兄及雄暉兄一同至国立新美術館,參觀第40回「日本の書展」,這是由日本公益財団法人・全国書美術振興会所主辦的大型展。

a101 

a103

a102   

    展出書法作品為現代書壇的代表,各流派的一流書家作品,一併在這次書展展出,按輩份及次第依序分為:現代書壇巨匠、現代書壇代表、委嘱、招待、秀抜選等作品,於展示室1A・1B・1C・1D展出。

a111

a108

a110 DSCN5612  

a112

a113  a114    

   在這次的書道展覽會可看到的各種各樣的形式、表現方法。由於日本書道在第二次世界大結束之後,急速國際化的發展,積極地與歐美現代美術交流,日本現代書道趨向美術化的特色。

a120

a119

a201

a202

a203

a118  

   日本書道發展至今產生了表現主義,書與畫的分離,進而發展到文字與書道創作的分離。強調作品的製造必須要帶有一定的思想,因此出現了幾個新派系,除了傳統派之外還有少字數書派、近代詩文書(調和體)與前衛派(墨象)等,為創作而刻意所寫的美術主張。

a206 

a204

a205

a207

a208 a209

雄暉兄參加公募展入選作品 

   日本現代書道與台灣書法不同,差別在於刻意作做。日本書道會為單一一件作品,不斷地寫上個百遍千遍,再從中挑一件好的作品。台灣書法家是平日常臨習,好作品也常是興來之作,是偶然欲書則書,不會刻意去創作。

b104

b102

b101 

 

阿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右卿復活》是手島泰六為他的父親手島右卿所寫的回憶錄,1998年(平成10年)由高知新聞社發行,內容記述手島右卿的書法創作過程。

A01    

    日本近代書道家手島右卿(てしま ゆうけい、1901年(明治34年)113 - 1987年(昭和62年)327日)生於高知縣。本名・南海巍(なみき)。

 

    手島右卿的「象書」形式書法作品,在國際間頗俱影響,其中的成名作「崩壞」,1958 年(昭和33年)萬國博覽會中「近代美術の五十年展」時,被特別指定展出作品。「崩壞」作品在展出後,遂引起各國矚目,震驚世界。 

 

    「崩壞」這件作品並非信手之筆,而是經過十二年的構思,然後實驗而成,是刻意創造,並非「一瞬間驟然完成的」。

 

    「崩壞」創作緣起,是手島右卿在二戰將近尾聲之際,見砲彈劃長空而下,之後產生的鉅大破壞,想以書法來表現眼下倒塌的悽絕景象,從那以後,十餘年間不斷書寫,但再如何寫也達不到想表達的字形,最後改變書寫方法,終於在1957年(昭和32年)「崩壞」這件作品完成。

 AS2

    《右卿復活》一書中,手島泰六將他的父親手島右卿所寫的「崩壞」草稿,刊登於〈崩壞と再生と〉這一條目中。

 

    由這張相片中,很清楚的看出「崩壞」草稿所顯示的,是用一般的書法所書寫而成,大部份的走筆仍是以中鋒的方式,例如「崩」字,然而在「壞」字的部份寫到「衣」時,出現了側鋒用筆及補筆,使墨跡的面積變大,大筆橫掃所產生飛白線條,有明顯破敗的視覺效果。在字形方面,手島右卿已經開始運用字體結構的拆解,這與我們以往所見到的端正、秀麗的字形有別,他將字變醜變劣,以傳達「崩壞」的內心感受,但效果仍然不彰。

  

  既然改變筆法做不到的預期效果,就改變其他的方法吧!

  於是手島右卿改變了墨法。

 AS1

    「崩壞」的墨不是一般墨,傳統的墨沒辦法有如此豐富的墨色,傳統的墨僅能呈現濃、淡、乾、澀,至於墨色中出現的墨暈、流動狀的線條,那種如幻化的圖像,則是用特殊的墨調製而成。

 

    日本的製墨技術發達,有許多不同效果的墨,價格亦與一般墨不同,貴得嚇人前一陣子了解手島右卿所用的這種特殊墨後,狠下心買了一錠,彼時我對著一道同行的雄暉兄說:「心在滴血」,不過效果確實別於一般傳統墨。

 

    以下兩件作品,就是我用這調配而成的墨所寫成的作品,一件「虛」,

 

S1

 

另一件「省」。

S2  

 

這種幻化的墨色搭配字形,是否會讓您產生無限想像空間?

 

【插曲】

    我與內人垂親每日都以skype視訊,自搬遷到東京以後,因為只能用無線網路上網,又因住宅的收訊並不佳,信號經常斷斷續續的,時有看不清或聽不清的情況。

    那天我見到手島右卿聞名的作品「崩壞」,很高興的要介紹給垂親知道。

    由於當時的skype收訊並不好,在聽不清的情況,她將「手島右卿」聽成「左倒右傾」。

    她於是說了一個無裡頭的冷笑話:「他的名字叫左倒右傾啊!難怪『崩壞』寫得這麼傳神。」

 

 

阿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前天(5月31日)午後二時許與雄暉兄,前往池袋サンシャインシティ文化会館2F展示場,參觀「第一回寄鶴文社展」,這是已故日本書法大家青山杉雨的門生所組成的書法聯展。

AS1 A01 

a1 a2 

a17

a15

a4  
    青山杉雨(1912-1993), 名文雄,字杉雨,號寄鶴山民、三車亭主、杉雨逸人等等,別署轟、寄鶴刊、囂齋等。

a6

a7

    青山杉雨的作品獲獎無數,重要者如:文部大臣獎(1963年)、日本藝術院獎(1965年)、勳三等旭日中綬章(1985年)、文化功勞者(稱號)(1988年),1992年獲得日本最高榮譽--文化勳章。

a9

(局部)

a10

(局部)

 a11

(有寄鶴軒的水印箋)  

    先後擔任過大東文化大學、中京大學教授,謙慎書道會理事長、顧問,日展理事、常任理事、顧問(擔任評委19次,為歷來最多),日本藝術院會員,全日本書道連盟特別顧問,創設了日本最大的書法團體讀賣書法會並任總務。自朝日現代書道二十人展創設起(1975年,時青山先生32歲),直至去逝,每年出品,這些資歷在日本書法界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a3 

a29 

a24

    現今青山杉雨這一書法派別弟子滿天下,其中以成瀨映山(已歿)為主的弟子們,是當今日本書法界比較龐大的組織之一。

a13 a13.1

      高木教授表示:「以往青山杉雨弟子門舉辦聯展,是各辦各的,今年開始一起舉行,這樣比較有趣。」所以本次的聯展名稱為:「第一回寄鶴文社展」

a14  

(與高木聖雨教授合影)


    這個展覽館實在太大,作品亦多,選了一些比較有特色的作品拍攝。

 30  

a18a19a20a21  

a26 a27

b2 a25 

a32 b1

b7

b4 b5

b6  

a34  

b11  

b21

b16

b14  

b22

阿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河內教授與其友人計十人舉辦聯展,名為「27回書索展」, 2012年5月22日~30日於東京有樂町展出。

a7 a6   

   526午後我與柏文兄一同前往,展出地點位於有樂町マリオン的十一樓展覽廳。

a16  

   先參觀河內教授展出的四件作品,(1) 「朱梅題畫自詠辛卯冬至詩」 (2) 「行草書自詠辛卯冬筆會偶感詩」(3) 「楷書杜甫春宿左省並禹廟詩」 (4) 「隸書七言對聯」。

a11  

    「朱梅題畫自詠辛卯冬至詩」,這件朱梅水墨畫,老幹新枝,梅花數蕊,用筆簡練,墨色淡雅,風格清和。主要在表達去年(2011)日本大東文化大學師生前往台灣藝術大學的校際聯誼會之事,跋文中「百歲中華憶猶歡」,即是記述去年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兩校聯誼會歡愉情景。

a14

a13

a3  

a18  

    因是河內教授難忘的記憶,又寫成行書作品「行草書自詠辛卯冬筆會偶感詩」,而特別裱褙,紫色的絹有別於一般傳統的材質,我發覺它的不同,請教河內教授,他說:「這是日本自己開發的,不只顏色特別,有些凸出的橫織線,是其特點,價格亦昂貴。」我又問他:「這卷軸裱得太短,台灣會放得很長。」,他回答:「短的好看」當時沒再說下去,但心裡覺得還是長一點好看,看起來大氣。

a12 

a19   

a2  

    展覽場中有幾件醒目的作品,是以畫的形式展現,字的線條極柔,果然是女性,作者松本淳子。她以單一文字表達書法作品,這樣的作品在日本特別發達,是以美術形式表現書法,在日本是廣被接受的,由於日本是美術的民族,這樣的形式表現性很強,很容易被接受,而傳統書法中所強調的「筋、骨、肉」,在美術化強烈的形式下,是被捨棄的。所以,看完後的感覺是「噢!」,如經過百貨公司的櫥窗,像是看到流行商品,啊!在流行這個呀。

a21 

                                               

a1  

a9  

    (下)河內教授的平假名老師蒞臨會場參觀。

a20  

   

 

a10  

(上)一件屏風形式的作品。

(下)與河內教授合影

a15  

阿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1  

    午後四時許至河內教授書法教室上課,課桌上展示一幅〈劉根等四十一人造像記〉原拓卷軸,正書,像前記十九行,行十七字。款有紀年:北魏正光五年(524年)五月刻,原刻石為清光緒年閭洛陽城東韓旗屯村西出土。

02  

    席間河內教授表示,北魏的石刻文字像是〈龍門二十品〉其實並不好,當年清朝碑學興起,是一時的風潮,約莫1981年時曾前往龍門石窟參觀,當時是可以進入古陽洞看的,當時只能用手電筒照,不是看得很清楚。

04

03

3 

4

    書法課結束後,回到住所大山居整理拍攝的相片,想著河內教授課堂上的那一段話,我認為北魏的〈龍門二十品〉石刻文字字形雖不好,但整體的氣勢是雄勁的,彼時晚清的書法已傾向於輕率,將流於纖細之故,也應該要有改變。我個人比較喜歡北魏王遠所書石門銘,較之鄭道昭所書鄭曦墓碑,氣度亦遠勝。

8.1765

9   

阿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梵谷與莫內對東方的日本美術興味濃厚,他們皆有以「日本橋」為題材的畫作,印象派的聖地吉維尼花園裡還特別搭了一座日本橋。

a667.jpg 

莫內「日本橋」圖片摘自網路

   家鄉屏東市中山公園也有一座日本橋,建於民國四年(西元一九一五年),彼時為日據時代(大正四年)。

a02~1.JPG

版畫「日本橋」圖片摘自網路

    小時候偶爾會與家人去中山公園遊玩嬉戲,記得國小六年級時,參加國泰人壽公司舉辦的寫生繪畫比賽,當時擷取的畫面正是以日本橋為主題的對景寫生,印象中並不是畫得很好,我的素描過於繁雜,經過我哥哥的潤飾才好些,後來還得了入選,現在回想起來,真是慚愧。

a10.1.jpg

奈良.東大寺「日本橋」

    來到日本之後發現日本橋有趣的地方,橋柱柱頭裝飾與唐朝古筆的筆帽頭飾,是同一樣式,亦即日本常說的「唐樣」,我所標註的主題「大唐遺風‧簡述正倉院珍藏之古筆」,是因有感而作,已於今年十月二十及廿七日刊在人間福報。

以下是全文:

a9.1.jpg

京都.天橋立「日本橋」柱頭裝飾

 

大唐遺風‧簡述正倉院珍藏之古筆

    日本奈良正倉院珍藏許多唐朝珍貴的寶物,其中有十七管的唐製毛筆,於天平時代(724—748)傳入日本。

    正倉院將每枝筆都編號列管,號碼從一號編至十七號,其中一枝「天平筆」未編號,是所有古筆中最大的一枝筆,大小近乎於一個人的手臂,僅用於奈良東大寺的大佛開光點眼。

    平安時代因源平之爭而掀起戰事,治承四年(1180)之兵燹導致東大寺大佛殿幾近全毀,經住持重源上人修復後,於文至元年(1185)完成改建,彼時因大佛殿之大佛重新開光點眼而啟用「天平筆」,筆管刻有「文至元年八月二十八日開眼 法皇用之 天平筆」銘文記述(如附圖一)。

a1.1.jpg  

(圖一)

    觀正倉院所藏之唐代毛筆,如見盛唐之風,大氣淋漓而不裝模作樣;這幾枝筆不止於實用,亦悅目可賞,另有一種素樸的大氣。正倉院所藏之唐朝十七支毛筆,有大楷、中楷及小楷,皆為質樸素雅的斑竹筆管(亦稱湘妃竹),富麗者筆管兩端鑲著雕金紋飾,顯得極為貴氣,最精緻者編為第一號筆(如附圖二)。

a2,1.jpg  

(圖二)

    然而,毛筆的保存極為不易,重要的是毛料能完整留下。由於傳統的製筆方式,毫毛的固定以動物膠為主要黏合劑,膠易腐壞故不利保存,也因此古筆的存世極為稀少。即使日本對於文物保存極為重視,但正倉院所藏之唐筆大多數仍不敵蟲害,而使毫毛脫落,如附圖二所示之一號筆的毫毛已脫落,僅存筆芯。

    正倉院所珍藏唐朝毛筆的筆頭甚短,與現代毛筆樣式有明顯差異,這筆有筆芯,所以即便毫毛損壞脫落,狀態仍還是完整的筆樣,它有個特殊的稱呼,名曰:「雀頭筆」。

    雀頭筆的製作程序繁複,採取卷芯法,即麻紙的筆芯佔筆頭五分之三,在中心的「芯毛」覆上卷紙,其次加毛,再次加紙,次又加毛,如此包裹約莫三段,雀頭筆關鍵技術是紙卷遇水不漲。正倉院所藏之唐筆一半以上的毫毛已脫落,僅存者無幾,尚保持原貌者第八號筆(如附圖三),是完整的雀頭筆。

a3,2.jpg  

(圖三)

    白居易於新樂府詩〈紫毫筆〉中言:「紫毫筆,尖如錐兮利如刀;江南石上有老兔,吃竹飲泉生紫毫,宣城工人采為筆,千萬毛中擇一毫。」唐代的毛筆以兔毫為最高級,尤其宣城製筆甚有名,因選料審慎,製作品質高超,而受到官府和皇室的高度重視,是每年都要進貢的「貢品」。目前,正倉院所藏之唐筆明確標示兔毫者,僅存者一管,編為五號筆(如附圖四)。

a5.1.jpg  

(圖四)

    唐代經濟發達文化繁榮,各種因素使工藝美術也隨之興盛,在藝術、技術、造型以及生產上,皆遠超過前朝。毛筆的造型亦豐富且多樣,由筆帽的形式可略窺一二,筆帽如闔上的雨傘,材質有紫檀、黃陽木及以斑竹等,筆帽尖有牙雕紋飾者狀似寶塔,其典雅富麗的形式,也一直維持到現代,

a6.1.jpg a7.1.jpg  

筆帽裝飾                          局部放大

    常見日本庭園中的木製橋其欄柱造型,欄柱頂端寶塔樣皆是唐式,有大唐遺風。

a8.1.jpg  

大阪.「日本橋」柱頭裝飾

 

阿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觀光客來到大阪市最喜歡逛的街道,就是從心齋橋至難波車站這一段,這個區間帶有上千個商家,分左右兩側延伸數十里,中間是行人專屬的徒步區,覆有拱廊設施,無論豔陽高照或是陰雨綿綿,都不會影響逛街的好心情。

p34.jpg

▲心齋橋至難波車站的商家與人群

    衣、食、娛樂各種商號櫛鱗比次極有特色,是大阪最熱鬧的購物區,此地集中了許多精品屋和專賣店,有大型百貨店、百年老鋪與平民小店從早到晚熙熙攘攘的人群,往往返返地分不出是市民還是遊客。

p6.jpg

▲熙熙攘攘的人群

p17.jpg p31.jpg

▲載歌載舞的歌手

    我亦常常到這裡漫步,除了看看形形色色的人們之外,最引我注目的是爭奇鬥豔的「市招」,市招就是商店的招牌,以書法寫成的招牌頗有日本味兒,也將字體概略做了探討,並發表於《人間福報》,文章如下:

p32.jpg

p14.jpg

    我以前走在都市街上很喜歡看招牌,當然是手寫書法字體的那種,遇到亮眼的筆姿還會駐足欣賞。

p35.jpg

    回想三十年前台灣滿街的店舖招牌、橫匾字體,多數是以「顏體」方正厚實的正楷書寫,看著看著精神自然明亮,現在市招則是被電腦的美術字所取代,機械式的字體,少了人情味,實在無趣,也就不看了。

p15.jpg

p11.jpg 

    目前住在日本大阪市,又變得喜歡看市招,熱鬧的「難波通」及「心齋橋」等,無數的店家招牌都是書法字體寫成,爭奇鬥豔令人目不暇給。

p10.jpg p5.jpg

    小巧的店家常見秀雅的平假名字體,似王羲之妍美的書風;大一點的店家那市招也就跟著大氣,厚實的字體結構一眼望去,即知是來自顏真卿的楷書底蘊,唯流轉誇張的線條,則是日本式特有的美術視覺,亦另有別趣。

p3.jpg

▲似王羲之妍美的書風

p9.jpg

▲厚實的顏真卿底蘊

    來到日本之後逐漸明白,顏真卿書風不僅影響兩岸的華夏子民,更影響東洋人士的美學形式。

p1.jpg

    原來「顏體」壯大的書風,千餘年來一直影響漢字文化圈的人們,是廣大群眾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視覺藝術。

p3-0.jpg

▲顏真卿《顏勤禮碑》

    顏真卿書法有厚重磅礡的大氣度,字體愈大則愈壯是其特質,因而促使街市之市招、匾額多以「顏體」書寫,主要原因亦在此。

p4.jpg p12.jpg

p16.jpg p2.1.jpg p2.jpg

p33.jpg 

▲由顏真卿書體轉變的美術字在日本被廣泛運用

    而〈大唐中興頌〉正是其書體進入成熟時期的代表作之一,此時「顏體」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而且是顏字中少見的大字榜書,全篇布局十分緊實,字裡行間穩健厚重,氣勢恢弘,應是魯公得意之筆也。

p37.jpg

▲顏真卿《大唐中興頌》

 

【人間福報文章網址】

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239058

 

阿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贈衛八處士》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
少壯能幾時,鬢髮各已蒼。訪舊半為鬼,驚呼熱中腸。
焉知二十載,重上君子堂。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執,問我來何方。問答未及已,驅兒羅酒漿。
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主稱會面難,一舉累十觴。
十觴亦不醉,感子故意長。明日隔山嶽,世事兩茫茫。

民國八十八年(1999)陳福蔭老師以鵝蛋殼為紙寫杜甫〈贈衛八處士〉詩。

阿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